免费发布信息
    原来,人工耳蜗那些老生常谈的数字竟有如此深的含义!
    分享  | 2020-09-24 09:36:42发布 次浏览 信息编号:107285
  • 置顶
  • 收藏  |
  • 删除  |
  • 修改  |
  • 举报  |
原来,人工耳蜗那些老生常谈的数字竟有如此深的含义!
  • 地址:北京 124.65.178.*
    • Q Q:2024557872QQ在线交谈
    • 邮箱:2024557872@qq.com
    • 联系人:郑宇
    • 电话:1731937****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
      • 中原信息网提醒您:让你提前汇款,或者价格明显低于市价,均有骗子嫌疑,不要轻易相信。
  • 信息详情
人工耳蜗,效果为王。
然而,效果怎么衡量,却说法不一,因为它无法被量化。如同我们知道西红柿有营养,可有什么营养,对人体有什么好处,光靠说没用。但如果我们量化到100克西红柿含有多少维生素、多少蛋白质、多少番茄红素,就能直观地理解它有多好。
人工耳蜗也一样,单纯地问你家效果怎么样,即便从听、说的表象上看也是不准确的,因为个体差异这事儿太玄妙,她所谓的好效果,不一定到你身上也一样。
那怎么判断呢?技术才是核心。


众所周知,人工耳蜗是一件高科技电子产品,既然是高科技,自然技术说了算。只有技术性能高,科技含量才能高,效果才能好。整天说那些没用的,技术差成渣,效果能好才有鬼了。
好在,用户都不是傻子,技术这东西是可以量化的,是有据可查的。咱先不说那些拔高的技术,单从所有人工耳蜗都具备的基础技术上来说,谁家技术高,一目了然。
我们经常告诉家长,选人工耳蜗选的是技术,技术决定效果。因此,我们也经常把基础技术拿出来和家长反复讲解,因为它们是核心。

14年从未被超越的120通道
早期的人工耳蜗采用的都是单通道设计,电极对耳蜗内单一位置的螺旋神经节细胞进行刺激,听到的声音单调而不清晰,甚至嗡嗡作响。相应的,通道越多,听音效果也就越好。
但是,由于耳蜗结构、电极长度、植入位置、阻抗、电荷密度、电场叠加等因素的限制,物理通道数目很难增加,太多反而过犹不及,影响效果,唯一可行的就是采用虚拟通道策略。
美国耳蜗于2006年率先推出了120通道策略,可让相邻两个电极同时放电,产生电流叠加,来实现更多的刺激位置,产生更多的独立音调感知。
AB是目前唯一拥有虚拟通道技术的人工耳蜗,从研发应用之日起至今14年,依然没有任何一家人工耳蜗公司能模仿,更别提超越了。

迈入5G时代的刺激速率
除了正在海南投入手术的新一代Ultra和新一代Ultra3D植入体,我们现在市面上主营的植入体都是HiRes 90K Advantage植入体。
为什么它叫90k,k在英文中的计量单位是“千”,也就是kilo,我们最熟悉的千米,英文是kilometer,所以90k的意思就是9万。HiRes 90K Advantage植入体的信息更新速度接近9万次/秒,所以它能实现业内最快的信息表达。
举个例子,83000次/秒的刺激速率,就相当于我们用的手机网速一样。网速越快,信号的传递速度肯定也越快越好。现在,国家正在全面推广5G,速度大跨度提升,传输的信号变得更快,使用的方便性也更强。
对于听力重建来说亦是如此,高刺激速率带来的,是信息完整度、真实性、精准性的大幅提升,所以美国耳蜗的用户听到的永远不会是电子音。同时,我们也深知,最理想的刺激速率不是一碗水端平,而是因人而异、各取所需,所以,83000次/秒代表的是一种高度,当人们需要更高的刺激速率时,只有我们能满足你。
最接近正常人耳的宽声窗
先说个常识,从理论上来说,正常人耳的听觉动态范围是从0分贝-120分贝,到达120分贝就进入了不适阈,我们听着会特别难受。
然而事实是,绝大部分听力正常的人,听觉动态范围都到不了120分贝。因为,现在社会,人们时时刻刻都生活在噪音中,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、使用电子设备、路面噪音、校园环境噪音、餐厅、地铁、火车站、机场以及工作环境中的噪音环境,哪怕我们认为安静的环境,也有噪音,我们时刻置身于喧嚣世界中,噪音已经潜移默化地为每个人贴上了听力损失的“标签”。只不过,这种听力损失还没有达到让我们引起重视的程度。
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,谁能说自己能听到0分贝呢?听力好一些的可能在20多分贝,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下滑到30分贝。这样一来,有效的听力范围就会下降到90-100分贝,甚至更窄。
AB的声窗技术是业内最高的,达到80分贝,和现在正常听力的人是很接近的,甚至和和长期置身噪音中的人,以及出现听力损失但又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年轻人、中老年人相比,听到的声音范围更广。相对于其他品牌来说,它能够更完整地收集外界信息,不丢失生活中重要的、不容错过的信息,这是非常宝贵的。

更一份安全保障的抗冲击力
有不少人工耳蜗宝宝的家长问,要是不小心磕肿了怎么办?临床也越来越常见孩子因为磕到了植入体的位置而就医的案例。也因此,有太多家长是冲着美国耳蜗抗冲击力6焦耳,选择的美国耳蜗。
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,因为孩子太好动了,有时候就算你不错眼珠儿地盯着,也会有万一。而导致二次手术最多的原因并不是植入体本身坏了,而是凑巧磕坏了,比如孩子跑的时候摔了、骑车的时候摔了,从床上摔下来等等,由此导致电路尤其是接收线圈的部分受损,需要重新植入。
所以,6焦耳抗冲击能力,带来的是更安全的保障。要知道,6焦耳抗冲击力不是指芯片,而是指整个接受刺激器,植入体整体能达到6焦耳,哪个位置磕到都不用担心。
真正能兼容未来技术的预留空间
美国耳蜗的技术都很牛,这其中最牛的,能给用户提供最大聆听福利的就是植入体的预留空间。说来也可笑,自从美国耳蜗提出预留空间的概念后,其他品牌也纷纷效仿,数字更是一度攀升,随意篡改,然而有趣的是,没有一家能说明白预留空间到底是干嘛用的。
我们一直在强调,人工耳蜗植入是抢救性工程。什么意思呢?但凡可以今天植入,绝不能拖到明天!早植入早回归有声世界,早康复早融入主流社会。也就是说,三五年前跟今天的人工耳蜗相比,技术上肯定是不一样。新的产品、技术的研发肯定会带来新技术的变革,而新技术的变革必然会带来聆听效果的提升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孩子6个月确诊了听力损失,需要植入人工耳蜗,是现在做还是等个三五年再做?孩子等不起。所以,AB最棒的地方就在于,当前的手术能享受未来的聆听技术。
从2001年-2003年初植入了CⅡ植入体的用户,就享受到了几次美国耳蜗的技术革新——从最早的16个通道的高分辨率声音处理策略,到2006年免费升级了120通道策略,再到2010年ClearVoice技术的升级,再到2013年小海豚问世带来的新技术HiRes-optima,再到现在美人鱼处理器带来的双耳互通、各方向上的聚焦、双向无线蓝牙等跨越性的新技术,以及到下一代新产品即将带来的新技术SoftVoice等等,所有美国耳蜗这一路走来的声音处理技术、编码策略的升级,和现在新植入的用户,所使用的技术是一样的。但试想,如果拖了近20年等现在再植入,可以说基本上是没有效果的。
不难看出,美国耳蜗这些年来在软件技术性能方面的研发与升级能力,推陈出新的各种新技术,带给用户极大的聆听效果提升。而预留空间也是预留给未来的软件技术研发和升级的。
目前只有美国耳蜗具备这个能力,其他人工耳蜗品牌并不具备,非但不具备,还想要东施效颦,甚至在宣传中提出2048M的所谓“预留空间”,令人捧腹的同时不禁要问,这是要存电影吗?搞清楚预留空间是干嘛的再说吧!以至于提出这一数字的人工耳蜗公司自己都看不下去、难以自圆其说,只好在宣传中删掉作罢。莫说没有预留空间,即便真有,这么多年来的技术革新在哪里、给用户带来实际效果的新技术又是哪般呢?
在选择人工耳蜗时,还真要多留个心眼儿,别被忽悠了!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中原信息网看到的,谢谢!

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查看更多
    小贴士: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,真实性、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,请仔细甄别。
  • 用户级别:免费会员
  • 信用等级:信用值:0